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外地人在青岛买房要什么条件,在青岛落户又有哪些政策

自信点 发布于:2024-11-17 编辑于:2025-05-04 22:50:58 30063

外地人在青岛买房要什么条件,在青岛落户又有哪些政策

外地人在青岛买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持有有效身份证件、符合购房资格、购买的房源符合限购政策等。青岛市落户政策要求申请人具有稳定的工作、住房、纳税等条件,并符合相关积分标准。持有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等条件可以加分。同时,青岛市还推出了“人才新政”,为引进人才提供购房、租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青岛地区购房落户需要什么材料呢

购房入户所需证明材料:

1、购房人员申请;

2、本人及随迁人员户籍证明(须证明父母和子女关系)、《结婚证》及复印件;随迁成年未婚子女须出具未婚和无业证明;

3、拟落户地《房地产权证》、购房合同和交款发票及复印件;

4、户口所在地无职业证明或者购房所在地单位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及稳定的经济来源证明。

投资创业人员进市落户完税凭证和复印件必不可少

1、投资创业人员或者单位申请;

2、营业执照、验资报告及复印件;

3、完税(国税、地税)凭证及复印件;

4、注册个体、私营企业的,本人及随迁人员户籍证明(须证明父母与子女关系)、《结婚证》及复印件、配偶接收单位证明,成年未婚子女未婚、无业证明,《房地产权证》及复印件;

5、注册各类企业的,须户籍证明、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单位聘书或任命书、劳动合同、《房地产权证》及复印件或者单位集体户证明。

人才引进户口办理程序

需到迁入地开《户口准迁证》

1、持市组织、人事、教育、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户籍证明到迁入地公安局分局户政科(处)开具《户口准迁证》,再回原户口所在地迁出户口;

2、凭《户口准迁证》、《户口迁移证》、本人及随迁人员的《居民身份证》、一张居民身份证标准照片等到迁入地派出所落户;

如想更详细的了解落户办理,可找户籍无忧详情问一下!

外地人在青岛买房要什么条件,在青岛落户又有哪些政策

青岛落户口需要什么

青岛落户需要带上落户人本人身份证、户口本,有随迁人员的还需结婚证、亲属关系证明等,居住落户还需不动产权证、学历落户还需毕业证、报到证等证件。各种落户方式的具体办理材料如下:

居住落户

1.居民户口簿;

2.居民身份证;

3.随迁人员亲属关系材料;

4.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或房管部门出具的房屋登记信息材料合法稳定住所材料等。

人才落户

拟落户人才通过“青岛人才网”或青岛人才”微信公众号”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及以下材料原件的图片(根据个人落户方式准备):

1、省内高层次人才应提供山东惠才卡或青岛市人才服务绿卡(青岛菁英卡),其他市(地)级及以上人才应提供其他市(地)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称号证书或文件;

2、专业技术人才应提供职称证书;

3、技能人才应提供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4、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需提供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证书;

5、国内高级技工学校及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学年在校生需提供所在院校出具的毕业学年在校学生学籍证明;

6、组织人事主管部门批准调入(含录聘用)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和职工需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调入材料。

父母投靠落户

1.双方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合法固定住所材料;

3.亲属关系材料。

夫妻投靠落户

2.结婚证;

3.出生医学证明(限随迁未成年子女且居民户口簿未体现亲子关系);4.明确抚养关系的法律文书或协议书(限再婚投靠随迁未成年子女)。

在集体户落户的,需要确认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合法固定住所,或者有合法固定住所但尚未办理权属证明。

子女投靠父母落户

1.双方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合法固定住所材料或者单位集体户接收函;

3.亲属关系材料;

4.明确抚养关系的法律文书或协议书(限再婚投靠随迁未成年子女和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

5.一方属现役军人(出国境定居或死亡、失踪)证明(限另一方投靠共同居住生活的公婆、岳父母)。

2021青岛落户步骤

答1.通过人才、调动资格审核登记确认的,本人、配偶、子女在本市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应当在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落户;其他近亲属在本市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以在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落户;近亲属户口为本市城镇家庭户的人员,也可以在家庭户落户;在本市城镇无合法固定住所或者合法固定住所无落户条件的,可以在工作单位集体户或者工作单位注册地所在区市人才集体户或者租住地社区集体户落户;在本市城镇无合法固定住所也无稳定职业的,可以在市人才集体户或者租住地所在区市人才集体户落户。

2.家庭户户主与房屋产权人不一致的,应当同时提供产权人的居民身份证;家庭户户主与公房承租人不一致的,应当同时提供承租人的居民身份证及同户成年人同意落户声明。

3.在集体户落户的,应当核实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无合法固定住所,或者有合法固定住所但尚未办理权属登记情况;

4.合法固定住所产权人或者使用权人(承租公房)死亡的,应当同时核实注销户口情况。

5.能够证实亲属关系的材料: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申报人或者关联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亲属关系的材料;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出具的能够体现本单位工作人员亲属关系的人事档案复印件等。

6.合法固定住所凭证是指:(1)不动产权证书,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房地产权证;(2)承租房屋证明(属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自管的住宅房屋或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自管的住宅房屋须同时提供产权单位房地产权证或者房屋所有权证);(3) 房屋计租表(投靠落户使用)(4)房屋转让合同网签备案、拆迁安置协议。

青岛落户需要什么手续

对不起,我没有找到关于"青岛落户需要什么手续"的具体信息。青岛的落户政策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落户要求:

1. 在青岛有稳定的工作:需要提供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

2. 在青岛有房产:需要提供房产证、购房合同等;

3. 在青岛有亲属:需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等。

具体的落户手续和所需材料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你可以咨询当地的户籍管理部门或者访问户籍官网,以获取最新的落户政策和办理流程。

在青岛落户需要哪些手续

青岛落户所需材料:

一、青岛户口落户人才引进所需材料:

1、申报单位的人才引进报告(单位基本情况、单位考察意见、被引进人才的基本情况等),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劳动合同就业登记表社保明细(专科须提交满2年的社保明细);

2、《流动调配登记表》一式四份(单位自留1份以备领取准签证时提交);

3、拟引进人员人事(职工)档案;(学籍加人事档案);

4、符合落户条件所对应的学历、学位、职称、职业资格等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相关证书档案材料不全的,应提交原发证机关或具备资质的验证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

5、户籍证明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6、拟引进人员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7、未婚的需要出具单身证明材料,已婚的需出具独生子女证或《计划生育情况调查表》;

8、城区有住房的提供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无住房的到房产交易中心出具无房证明或单位出具申请落入集体户证明)。

二、青岛户口落户配偶随调随迁人员应提供以下材料:

1、有工作单位的:提供配偶接收单位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及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证明

2、无工作单位的:须提供失业证或有效的无业证明及无犯罪记录证明;

3、子女随迁:未成年子女出具户籍证明;

4、成年未婚子女出具未婚证明、户籍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

三、开具户籍证明材料:

毕业生持身份证原件至公司办理。公司核对毕业生信息后,出具公司介绍信。毕业生持公司介绍信至我司集体户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

办理资料:身份证原件

四、申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证》需携带材料:

1、经本单位验印的外国企业常驻青岛代表机构登记证或注册证(原件及复印件)、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登记证书复印件(用人单位盖章),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首席代表证、代表证(原件及复印件)或政府、组织间聘用外国人协议(复印件);

3、外国人的履历证明(含最终学历和完整的工作经历,须中文打印,用人单位盖章);

4、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具或确认有效的身体健康证明;

5、外国人有效护照、签证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正本及复印件);

6、近期二寸免冠彩色证件照片三张;

7、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还需提交民政部批准文件(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基金会登记专用章”)。

8、外国人来青工作的申请报告(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聘用外国人的原因、简况、职务等,用人单位盖章,外省市单位在青分支机构须由总公司盖章);

9、经本国公证机构公证的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10、经本国公证机关公证、并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原件;

11、单位员工近两个月缴纳社保的证明。

注意事项:

1、注册在五市三区的用人单位,需携带上述材料先到所在地人社部门案后,方可到市人社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2、外国人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证》后,需在该外国人入境三十日内向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申办居留手续。

3、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证》需五个工作日。

4、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证》延期申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证》延期,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证》有效期满前45日内办理。用人单位需填报《延长外国人就业期限登记表》一式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