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天津落户孩子高考条件

李天阳 发布于:2025-01-04 编辑于:2025-05-04 07:42:21 40948

天津落户孩子高考条件

想要在天津参加高考要满足三个条件:

1.天津户口

2.在津有合法稳定住所在

3.政策规定的时间内转学到天津读书考生学籍须在高三第一学期10月份之前转到天津

天津落户孩子高考条件

天津落户承诺书怎么写

本人姓名: 身份证号:

现请办理市外干部调动或毕业生接收手续,接收单位名称: ,本人承诺选择( ): ( 1 )迁入本人固定住所。以《房地产权证》为准,且房地产权证的权属为申请人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共同拥有的独立房产;

( 2 )迁入接收单位集体户,若单位不具备设立集体户条件的,户口落在单位所属社区居民委员会集体户(根据XX市人民政府令第XX号 《XX市户口迁移管理规定》第XX章第X条及XX公发[2009]XX号《XX市 户口迁移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第XX章第X条);

( 3 )只调动档案及人事关系,不迁户口。

承诺人签名: 盖单位公章 日期: 日期:

怎么天津落户

1 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如有合法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工作或学习、已在天津连续缴纳社保等。

2 具体的申请流程需要前往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进行办理,提供相关的材料和证明。

3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当地的派出所或政府部门,或者直接拨打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的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天津落户三无人员是指

天津三无人员落户:

一、首先要满足的条件是“三无”,即在津内外无工作、无社保、在津无住房;

二、其次要符合天津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中对于学历型人才和资格型人才的要求:

符合以下条件,且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的国内外人才,可以申请在津落户:

1.学历型人才。包括: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本科生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一般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年龄不受限制。

2.资格型人才。包括:获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拥有国内外精算师、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等执业资格的。

注:无就业单位的来津人才,在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人才集体户存档后办理落户手续。

天津落户网上怎么办理

在天津市,落户网上办理主要通过“天津公安”APP和“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的引进人才落户系统进行。以下是详细的办理步骤和相关信息:

### 1. 系统注册和信息填报

- 申请人首先需要通过“天津公安”APP或“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注册。

- 注册后,申请人需要签署承诺书,选择落户地点,并填报个人信息。

- 填报完毕后,申请人需要上传相关的证明文件和要件。

### 2. 联审机制

- 人社、教育、公安三部门组成的联审窗口将建立网上联审机制,对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和要件进行线上审核。

- 人社部门负责审核用工、社会保险、执(职)业资格、职称等相关信息要件。

- 教育部门负责审核学历学位相关信息要件(技工学校学历由人社部门负责)。

- 公安部门负责审核落户地、无犯罪记录等相关信息要件。

- 对于能够通过数据比对的信息和要件,系统将自动完成审核。

### 3. 审核结果通知

- 如果审核通过,系统会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可以登录系统选择邮寄或窗口自取获取《准予迁入证明》。

- 对于在津无就业单位的申请人,需在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人才集体户存档落户。

- 如果审核未通过,系统也会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告知申请人并注明驳回原因。

### 4. 重新申请或咨询

- 申请人可以根据短信提示完善信息要件重新提出申请。

- 申请人也可以向拟落户区联审窗口咨询以获取更多帮助。

### 5. 办理户口迁出和落户手续

- 申请人在领取准迁证后,需要回原籍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 之后,申请人再到相应的公安分局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或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 相关政策链接

- 《市人社局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办关于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人才引进落户全流程网上办理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20〕83号)

- 《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市教委市审批办关于印发天津市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的通知》(津人社规字〔2018〕11号)

### 其他便利服务

- 西青区人社局联合区委网信办,依托天津市政务服务App“津心办”西青旗舰店载体平台,在全市率先研发推出的集体户口管理系统正式上线,为落户人才提供便利服务。

- 通过在线加盖电子印章,集体户口落户人才足不出户便可申领到户口首页。

以上步骤和信息为申请人提供了便捷的网上办理落户流程,减少了申请人的跑腿次数,提高了办理效率。不过,具体的操作细节和要求可能会随政策的更新和系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办理前,建议申请人查阅最新的官方指南或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