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落户南京有什么好处

张志国 发布于:2025-01-23 编辑于:2025-05-05 01:23:05 49841

落户南京有什么好处

落户南京的好处肯定是有的,比如可以享受好的医疗资源,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南京作为省会退休工资比其他地方要高等等

迁入流程,南京落户有什么好处

外地户口符合条件才可以迁入南京。

1、外地户口迁入南京办理条件:

(1)投靠落户:

1)父母投靠入户;

2)夫妻投靠入户;

3)配偶及子女投靠入户;

4)子女投靠入户。

(2)人才落户:

1)海外留学人员来宁求职可落户;

2)本科生落户需工作满1年、连续缴纳社保满1年;

3)自主创业毕业生落户需具有完税凭证;

4)海外高层次人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落户。

(3)积分入户:

2017年2月1日起,南京积分落户政策正式施行!申请积分落户,必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

1)持有本市有效的《江苏省居住证》;

2)在本市城镇有合法稳定住所;

3)正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且近2年内连续缴纳社会保险;

4)累计积分达到100分;

5)无严重刑事犯罪记录。

2、新政对购房落户留了一定的过渡时间:新政规定,新政实施前已办理新建商品住房(包含预售商品住房和现售商品住房)交易备案并符合《南京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相关条件的,可以在新政实施后18个月内,凭不动产权证申请户口迁入。新政实施前已办理存量房交易备案并符合《南京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相关条件的,可以在新政实施后6个月内,凭不动产权证申请户口迁入。

3、办理流程

(1)申请:所购房产地属派出所办理准迁证;

(2)审核:民警上门核实是否真实居住以批复申请;

(3)迁出:回派出所领准迁证去原户籍所在地办迁出证;

(4)迁入:拿迁出证明回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迁入。

本科生落户南京有什么好处

一户口可以直接落在南京市区

二可以获得购房资格和住房补贴

三自主创业可以获得货款支持。

退休人员落户南京有什么好处

好处大大的,医疗,就医,旅游,风景呀等等,城市风貌,城市干净,卫生,治安安全,人文,地理环境卫生种种各个方面都令人满意风景饴人秀美,特别是玄武门玄武湖那个山秀水清山山水水没有话涚,风景如画,还有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我们先辈哂热血的地方,我们要永怀念他们。

落户南京有什么好处

落户南京要什么手续

外地人买房落户南京的条件?

在南京市购买成套住宅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积达到60平方米,则可以落户本人及配偶和未婚子女共3人,房屋面积每递增20平方米,可增加直系亲属一人。一套住房5年内,可享受一次购房落户政策(原房主的户口须迁出)。

外地人买房落户南京的材料有哪些?

要申请买房落户南京,肯定得备好材料,具体申办材料包括:

1、书面申请报告;

2、户籍证明;

3、居民身份证;

4、结婚证;

5、房屋所有权证;

6、证明直系亲属的说明书;

7、未婚子女附民政部门开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外地人买房落户南京的程序?

申请人具备上述申请证明材料后,送至户口所在地户政受理中心申请,批准后,通知申请人领取准迁手续。

当然,除了买房,你还可以通过通过与当地人结婚,夫妻投靠或者通过子女投靠、父母投靠,或者在当地就业等形式办理落户。

据了解,外地大中专生已被南京市单位录用、聘用,累计工作满2年,中专校和技校毕业生累计工作满3年,交纳社会劳动保险两年以上,有合法固定住所,也可以入住

研究生落户南京有什么好处

对于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也有相应的落户和住房优惠政策。

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技术、技能型人才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办理落户手续后,即可申请享受相应的住房政策。

对于人才安居办法覆盖范围以外的高校毕业生,以个人名义申请租赁补贴由两年延长至三年,标准不变,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每人每月800元、学士和技师每人每月600元。符合条件的可申购共有产权房。

在人才安居办法认定的企业中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领每月600至1000元租赁补贴,期限5年。也可申请租赁3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

户口落户南京要什么样的条件

户口落户南京的条件有以下几个:

1. 年龄条件:申请人必须年满18周岁,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居住条件:申请人在南京市要有固定的住所,可以是自有住房、租赁住房或集体宿舍等。

3. 稳定就业或合法经济来源条件:申请人必须有稳定的就业或合法的经济来源,以证明自己能够在南京市稳定生活和负担生活费用。

4. 社会保障条件:申请人必须符合南京市规定的社会保障缴纳要求,如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5. 定期缴纳税费条件:申请人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缴纳税费。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落户条件可能会在不同的时期和政策下有所变化,建议具体咨询南京市公安局或相关部门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