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长沙人才新政落户步骤

肖深 发布于:2025-02-26 编辑于:2025-05-05 00:22:37 19003

长沙人才新政落户步骤

长沙人才新政落户的步骤如下:

下载我的长沙APP,进入APP首页,点击更多。

选择公安服务版块。

选择自贸区人才引进落户。

完成人脸识别认证。

根据系统流程,完成问题填写。

根据要求,填报相关资料,完成落户申请。

请注意,湖南省外户籍办理“自贸区人才引进落户”暂未实现一网通办。用户通过上述操作流程后,将收到“准予迁入证明”。用户须在收到准予迁入证明并核对无误之后,回到原户籍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凭准予迁入证明第三联及户口迁移证前往拟落户地(审核单位手动填写)再办理迁入手续。

以上是长沙人才新政落户的步骤,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长沙人才引进落户条件

长沙人才引进政策如何落户

(一)申报条件:35周岁以下(含)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划重点哈!35周岁,全日制本科以上,两个条件都要具备!)

(二)申报资料

1、申请表;(申请人可登录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changsha.gov.cn)——办事服务——市公安局——业务信息——表格下载栏自行下载打印。)

2、高校毕业证;

3、户口迁移证或户口簿内页(户口簿内页只需要本人的那一页);

4、根据落户地址的不同情形,分别提交下列材料:

(1)落户在自有房屋的,提交本人房屋所有权相关凭证材料;

(2)落户在亲友户口所在地的,提交亲友户口簿;

(3)落户在租赁房屋的,提交有同意户口迁入条款的房屋租赁合同;

(4)落户在单位集体户的,提交单位出具的在职证明;

(5)落户在长沙市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或市、区县(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的,提交本人申请。

(三)办理流程

1、由迁入人本人提出申请(可以书面委托家庭户户主、直系亲属或单位集体户口专办员代办);

2、长沙市政务中心(长沙市人才服务窗口)或迁入地公安派出所受理并登记。

(四)申报时间及办理时限

法定工作日受理,材料齐全的当场办结。

长沙自贸区人才引进落户细则

根据长沙在2021年3月30日发布的《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集聚发展若干措施》,长沙自贸区落户细则如下。

经认定45周岁(含)以下、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落户不受年龄限制)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可凭毕业证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直接落户。

长沙人才新政落户步骤

西安市学历落户与人才引进落户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区别就是:

学历落户是指: 全国各地考入西安任何大学生落户西安,只需学生证和身份证。

而人才落户是其他省市的大学生,凡符合专业人才标准的人员,迁入本市落户。

退休后随子女落户深圳有哪些好处

退休后随子女落户深圳的好处是:

1.在子女身边,互相有个照应,特别是父母年纪大了,孩子会担心,落户在子女所在地,可以免除子女的牵挂,以便子女安心工作。

2.深圳的医保比较高,年纪大了,身体容易出状况,医保高的地方对健康有个保障。

外地人在青岛落户满足什么条件

外地户口落户青岛需要满足以下内容

购房落户 具有稳定经济收入或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购买单套新建商品住宅建筑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地产权证》,并实际居住的,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或成年未婚子女一次性迁入购房所在地落户。

2.有学历人士落户 回生源地落户;上学期间父母户籍地发生变化投靠父母落户;外地生源本科以上有接收单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即可。

3.高级技工(技师)引进落户 符合专业人员和组织调动落户条件

4.投靠落户 属夫妻投靠的,不受婚龄、年龄限制。夫妻一方具有本市户口其配偶可办理落户;属父母投靠子女的,须父亲满60周岁,母亲满55周岁,且身边无子女;属子女投靠父母的,父母只要一方户口在本市,其未成年子女或成年未婚子女可办理落户,但不包括结婚后离婚和丧偶的子女。

外地人如何才能落户到宁波

外地人想要落户到宁波,有以下几种方式:

居住就业落户:在宁波市居住生活,本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在宁波有合法稳定住所。现户口登记在长三角内,本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在宁波有合法稳定住所。

人才引进落户:全日制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毕业生毕业15年内,专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技能职业资格的社保缴纳年限要求为6个月。高层次人才专户的社保缴纳年限要求为1年。

投资创业落户:在宁波市合法稳定就业,按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满3年,并且本人或配偶在市区城镇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在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随迁落户:如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已在宁波落户,可以随同迁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政策可能会因时间、地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您需要最新的信息,建议咨询当地的户籍管理部门或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