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落户海南省需要什么条件

孙静 发布于:2025-02-07 编辑于:2025-05-04 17:11:10 36986

落户海南省需要什么条件

离校三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落户海南省需要什么条件

三亚人才引进落户海南什么流程

三亚引进人才遵照海南省规定。海南人才引进落户流程如下:

1、《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申请人;

2、由申请人向拟落户地办证中心申请,填写《居民户口迁移审批表》;

3、办证中心户籍民警受理;

4、审核,报市局户政处审批,审批通过后;

5、办证中心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并签发《准予迁入证明》。

海南人才引办理条件如下:

1、按本省有关规定认定的高层次人才;

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

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

4、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且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5万元以上的来本省就业人才。上述标准随本省人均工资水平变化适时调整;

5、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在本省所聘用企业以技术入股,入股估值不低于150万元、占股不低于注册资本10%的创新人才;

6、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其产品符合本省12个重点产业支持方向,并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个人实际出资不少于150万元的创业人才;

7、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

鼓励、支持和引导华侨及其投资企业和华侨社会团体依法参与慈善事业。对在慈善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华侨,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华侨捐赠财产及其增值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损毁,不得改变其用途。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事先征得捐赠人的同意。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捐赠物被依法征收、征用的,应当事先向捐赠人说明理由,国家规定应当给予补偿安置的,补偿的款物按照捐赠人意愿用于相关公益事业,同时保留捐赠人的捐赠名誉。

法律依据:《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引进人才,是指适应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从省外引进的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各类人才。

人才落户海南利弊

人才落户海南的利好在于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来到海南,在人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才落户也会带来人口增加和土地压力,对当地环境和社会秩序带来一定影响。

需要平衡好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制定科学的人口与土地政策,避免形成不可持续的发展局面。

落户海南父母随迁有意义吗

父母最好不要随迁。亲身经历,本人2000年在海口买房,当时正值海南房地产低潮,买房送户口,就把父母的户口一起迁到海口来了。

刚开始父母亲还觉得新鲜,不到二年,因为很难溶入,没有新的邻里关系,亲戚也没有,想种点菜也没土地,想岀去找工干,没有单位愿意要,生活失去了滋味。

想回去,老家的田地随着户口迁移是早就归还给集体了,只有一点宅基地了。后来想尽办法才通过挂靠我姐姐又将户口转回去。现在农村政策不比城里差,想父母了过来住几个月就行,故土难离,迁户口没必要。

个人落户海南政策

答:省内居民,可在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下同)的城区、建制镇的社区(以下统称城镇社区)落户。

省外居民,取得本省居住证并参加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不含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和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在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城镇社区落户。

(1)省外居民参加本省有关社保是指:落户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参保情况在海南省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中,“个人基本信息”一栏中“养老账户类别”为“一般账户”(不是“临时缴费账户”);“个人参保信息”一栏中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状态”均为“参保缴费”;“个人缴费信息”一栏中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申请落户之日的上个月均有到账记录。

(2)合法稳定住所的规划用途均应为住宅类,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一)自有产权房屋

证明材料:房屋权属证书(或不动产权属证书,下同),或经住房城乡建设(房产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房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及付款发票。其中合法拆迁后的“回迁房”,提供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回迁证明材料。

(二)租赁房屋(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和租赁私有产权房屋)

证明材料:房管部门签发的房屋租赁证(以下简称租赁证)。

(三)政府单位管理的公房

证明材料:租赁证或有关政府单位出具的住宿证明。

(四)用人单位的集体宿舍

证明材料:该集体宿舍的房屋权属证书或租赁证,申请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租赁证或用人单位出具的住宿证明。

(五)居住在父母、配偶、子女的上述(一)(二)(三)所列房屋

证明材料:上述(一)(二)(三)所列证明材料,有关政策规定的亲属(婚姻)关系证明。

二、居民在落户地点无自有产权住房的,一律在其合法稳定住所所在的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居民也可在其自有产权住房以外的合法稳定住所所在的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

逐步清理规范各类单位集体户、人才中心集体户,引导户口挂靠在单位集体户、人才中心集体户的居民将户口迁移至其自有产权住房户口或合法稳定住所所在的城镇社区集体户。尽快实现城镇社区集体户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