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天津落户新政策什么时间截止

高小明 发布于:2025-03-06 编辑于:2025-05-04 20:31:55 42747

天津落户新政策什么时间截止

目前还没有截止日期一、人才引进(学历须在本科或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 人才引进办理条件,如下:

1、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普通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学历;

2、45周岁以下具有普通院校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学历;

3、年龄35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中级职称(档案能调);

4、年龄40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高级职称(档案能调)。

在天津工作多久可以落户

在天津工作十年以上可以落户

天津社保几年可以落户

按照天津社保的规定,外地人在天津需要缴纳5年社保以上,而且还要有自己的住房才可以申请落户,也就是说在天津缴纳社保缴纳,5年就可以自己买房了,无论买的房子的大小也不论买的房子在哪个区,只要是天津市范围之内的商品房都可以办理落户,而且如果是夫妻带孩子的话,也可以三口人同时落户。

天津落户新政策什么时间截止

天津落户网上怎么办理

在天津市,落户网上办理主要通过“天津公安”APP和“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的引进人才落户系统进行。以下是详细的办理步骤和相关信息:

### 1. 系统注册和信息填报

- 申请人首先需要通过“天津公安”APP或“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注册。

- 注册后,申请人需要签署承诺书,选择落户地点,并填报个人信息。

- 填报完毕后,申请人需要上传相关的证明文件和要件。

### 2. 联审机制

- 人社、教育、公安三部门组成的联审窗口将建立网上联审机制,对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和要件进行线上审核。

- 人社部门负责审核用工、社会保险、执(职)业资格、职称等相关信息要件。

- 教育部门负责审核学历学位相关信息要件(技工学校学历由人社部门负责)。

- 公安部门负责审核落户地、无犯罪记录等相关信息要件。

- 对于能够通过数据比对的信息和要件,系统将自动完成审核。

### 3. 审核结果通知

- 如果审核通过,系统会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可以登录系统选择邮寄或窗口自取获取《准予迁入证明》。

- 对于在津无就业单位的申请人,需在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人才集体户存档落户。

- 如果审核未通过,系统也会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告知申请人并注明驳回原因。

### 4. 重新申请或咨询

- 申请人可以根据短信提示完善信息要件重新提出申请。

- 申请人也可以向拟落户区联审窗口咨询以获取更多帮助。

### 5. 办理户口迁出和落户手续

- 申请人在领取准迁证后,需要回原籍办理户口迁出手续。

- 之后,申请人再到相应的公安分局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或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 相关政策链接

- 《市人社局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政务服务办关于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人才引进落户全流程网上办理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20〕83号)

- 《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市教委市审批办关于印发天津市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的通知》(津人社规字〔2018〕11号)

### 其他便利服务

- 西青区人社局联合区委网信办,依托天津市政务服务App“津心办”西青旗舰店载体平台,在全市率先研发推出的集体户口管理系统正式上线,为落户人才提供便利服务。

- 通过在线加盖电子印章,集体户口落户人才足不出户便可申领到户口首页。

以上步骤和信息为申请人提供了便捷的网上办理落户流程,减少了申请人的跑腿次数,提高了办理效率。不过,具体的操作细节和要求可能会随政策的更新和系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办理前,建议申请人查阅最新的官方指南或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如何在天津落户

天津户口要求流程

1 本科

基本要求:1。全日制(学信网可查统招)

2。年龄40周岁以下

提交资料:身份证 户口本 毕业证 学士学位证

周期 :一个月左右

流程 :提交资料----交社保-----提交申请-----下准迁证---完结

2 大专

2。技能证(全称:职业资格证) 3。50周岁以下

职业资格证匹配

一级(高级技师)40--45周岁根据市场价收费

二级(技师) 35--40周岁根据市场价收费

三级(高级工) 35--25周岁根据市场价收费

提交资料:身份证 户口本 毕业证 电子备案注册表(或学历认证报告)

周期:一个月(无技能证的加技能证时间)

流程:提交资料----考取技能证----交社保-----提交申请-----下准迁证---完结

3中专

2。技能证(全称:职业资格证)

提交资料:1身份证 2户口本 3毕业证 4电子备案注册表(或学历认证报告)

5学生登记表或学籍登记表 6毕业生情况登记表 7学校开具是否统招全日制证明(5项和6项在个人档案中查找加盖存档部门公章)

天津落户高考政策

下列人员可以在津参加高考

1.具有天津市常住户籍的考生,须符合以下要求:

(1)应届毕业生,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对于目前在校的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实行3年过渡政策:

☑报名参加2023年高考的,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高二、高三年级2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报名参加2024年及以后高考的,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往届毕业生,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对于持外省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须满足高中阶段毕业3年及以上,实行3年过渡政策:

☑报名参加2023年高考的,须满足高中阶段毕业2年及以上;

报名参加2024年及以后高考的,须满足高中阶段毕业3年及以上。

(3)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天津市统一组织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且各科成绩合格,并具有天津市初中学校毕业证书。对于持外省初中学校毕业证书的同等学力考生,须满足初中毕业6年及以上,实行3年过渡政策:

☑报名参加2023年高考的,须满足初中毕业5年及以上;

☑报名参加2024年及以后高考的,须满足初中毕业6年及以上。

2.具有天津市常住户籍和普通高中学籍,符合经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少年班、数学英才班等报考资格的非应届毕业的高中在校生。

3.符合《关于蓝 印户口学生在天津市入学就读及参加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通知》(津教委中(2009)6号)规定的考生。

4.在津内地西藏、新疆高中班就读的毕业生,可以在津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但不在津参加高考录取。

5.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持天津市公安局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考生。

天津中考政策2022年

没有天津户籍可以在天津中考吗?答:非津籍可以在天津参加中考。但根据天津中考报名规定,不具有天津市常住户口和不具有天津市蓝 印户口的考生在中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不得填报普通高中学校志愿,只能填报各类中职学校志愿。

天津市中考报名规定:

1.具有天津市常住户口

2.具有天津市蓝 印户口

3.具有天津市常住户口或蓝 印户口,仍在外省市就读并要求回津升学者

4.符合津教委文件规定的香港、澳门、台湾应届初中毕业生

5.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方式取得天津市常住户口后,其随迁子女按照本市亲属投靠落户政策取得天津市常住户口者

6.具有天津市常住户口,且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区(含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油田、开发区、生态城、保税区、高新区、铁厂,不含户籍和学籍同在市内六区者)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自愿申请回户籍升学,所回区必须是考生本人与父亲或母亲户籍同在的区。申请回户籍区升学的考生在学籍区参加体育考试统一测试、学业考查和学业考试。

7.不具有天津市常住户口或蓝 印户口,但已在天津市就读并具有本市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就读学校所在区中招办审核同意后,可按外地户籍考生报名考试,但只可报考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中职学校。

天津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天津落户的条件为:

1、学历型人才: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超过40周岁、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5周岁、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户,不需要其他任何条件。

2、资格型人才:获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以及拥有国内外精算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建筑师、律师等执业资格的,可直接落户天津。

3、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在天津工作满1年或中等职业院校毕业并在天津工作满3年,具有高等职业资格、不超过35周岁,具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40岁,具有高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50周岁的,可直接落户天津。

4、创业型人才:创办符合天津产业政策且企业稳定运行超过1年,个人累计缴纳所得税10万元以上的,可直接落户天津。

法律依据;《2020天津落户最新政策细则》

第一条 符合以下条件,且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的国内外人才,可以来津落户:

(一)学历型人才。包括:普通高校毕业,全日制本科生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有无学位证均可),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一般不过 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年龄不受限制。

(二)资格型人才。包括:获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拥有国内外精算师、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等执业资格的。

(三)技能型人才。包括:在本市用人单位就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并工作满1 年,具有高级职业资格、不超过 35 周岁;具有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 40 周岁;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不超过 50 周岁。

(四)急需型人才。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航空天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所急需的人才,由企业确定。各区人才办负责组织所在区领军企业的资格认定并公布领军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