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上海落户最容易的方法

陈娇丽 发布于:2025-03-09 编辑于:2025-05-04 10:32:45 33900

上海落户最容易的方法

没有容易方法!只能通过以下条件进行落户!

1、居转户落户

这种方式是相对容易的落户,对学历要求低、单位要求低,适合大部分人,只要你在上海持有居住证稳定工作就可以,缺点呢就是需要花费七年的工作时间。

主要就是围绕着居住证、社保、个税、中级职称来转的。

2、应届生落户上海

应届生一定要注意了,应届毕业生落户上海必须是在毕业当年去申请才有效,满足72分即可落户,主要看的就是院校、学历、证书等等。

当然清北复交同济华师大本科可直接落户,42所双一流院校的硕士可以直接落户,上海应届硕士也可直接落户。

3、留学生落户上海

在国外获得本科以上的学历即可,院校必须是教育部认证的正规大学,并且要毕业之后2年内在上海工作并缴纳社保,社保缴纳基数是根据学校而定,看是否为世界一流院校。

4、人才引进落户上海

其实上海人才引进主要看的就是三个维度:学历、收入、技能。

另外,如果单位具有人才落户上海的指标,能分配到本科学历学位以上或者二级技师以上的人才也是可以落户上海的。

5、投靠落户上海

常见为夫妻投靠和子女投靠,这种方式需要你的投靠对象在上海有房子才可以,否则只能考虑其他方式。正常夫妻投靠十年、子女投靠五年。

6、夫妻分居落户上海

这种方式是跟上海人结婚之后快速落户上海的方法了,一般夫妻一方为博士,一年即可申报落户;硕士或者中级职称三年;本科五年。

新上海人父母怎样落户上海

一、凡户口在外地的老年人(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且其独生子女或子女均在本市的,可申请来市随子女入户。

二、凡父母投靠子女落户上海的,必须向本市其子女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入户申请,填写《入户申请表》,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交分局户政科办理审核手续(属证件的,可经派出所验核后,提供复印件)。

三、申请来市随子女入户的老人,需具备以下证明材料:

(一)入户申请理由的书面报告:

(二)父、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口证明和户口簿;

(三)子女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口证明和户口簿;

(四)单位或街道办(含居委会)、村委会证明;

四、虽然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5周岁,但确因病,生活不能处理且身边无子女,需到市区投靠子女落户的:

1、父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口证明和户口簿;

2、子女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口证明和户口簿;

3、单位或街道办(含成委会)、村委会证明;

4、县级以上公有制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

五、携带以上证明材料到分局户政科申请,由派出所核实,送分局审核送市公安局审批。

上海落户最容易的方法

代办上海落户的条件

1.

持《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

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

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市缴纳所得税。

4.

在上海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

5.

无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上海落户积分怎么查

持证人可通过互联网登录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信息系统查询(http://www.rsj.sh.gov.cn/jzzjf/pingfen/query_score.jsp)。

持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区(县)人才服务中心查询本人的积分。

上海居住证积分查询方法

外地人在上海落户的条件是什么

外地人在上海落户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就业条件:外地人可以通过就业在上海工作并成为上海户籍居民。一般要求需要有稳定的工作,并在上海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定时间。

2. 资产条件:外地人也可以通过在上海购置房产或向上海市场支付一定金额的个税来落户。根据不同政策,购房条件和金额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3. 教育条件:外地人在上海就读大中小学,且在上海连续学习一定时间,可以通过子女在上海就读的方式获得上海户籍。

4. 同居条件:外地人与上海户籍居民结婚,并在上海连续同居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结婚居住证换取上海户籍。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落户条件可能会因政策调整而有所变化,建议咨询相关部门或机构以获取最新的政策信息。

如何在上海落户落户的条件是什么

申领《居住证》时,申领人应提交材料: 申领《居住证》的人员除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居住登记证明、婚育状况证明和健康状况证明外,还应当根据情况分别提供下列材料:

(1)就业的,提供综合保险证明、稳定就业证明或者投资、开业等相关证明;

(2)作为人才引进的,提供学历证明、专业技术证书、能力业绩证明、稳定就业证明或者投资、开业等相关证明;

(3)投靠亲友、就读、进修等长期居住的,提供相应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