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苏州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王萍 发布于:2025-04-19 编辑于:2025-05-05 07:07:54 50811

苏州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大专院校和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加快构筑人才竞争发展新优势,奋力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走在最前列,市政府决定对人才落户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有来苏就业意愿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一)在国(境)外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人员;

(二)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以上人员;

(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以上人员中博士研究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55周岁,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50周岁,本科学历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二、在苏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以下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及以上(含留学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一级条件之一的人员;

(二)具有本科学历(含留学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二级条件之一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以上人员如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条件,可按该条件申请办理落户。

三、具有大专学历或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三级,年龄不超过35周岁,在苏稳定就业并在申报单位连续缴纳(不含补缴)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四、申请及办理

符合第一条规定的人员,由本人到合法稳定住所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迁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人才集体户,由本人到人才集体户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

符合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人员由申报单位到单位注册地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

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除本人户口准迁外,允许其配偶及未成年、失业未婚子女随迁到合法稳定住所。

对拟落户的对象实行公示制度。

五、符合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人员所持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符合最新施行的苏州市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要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可根据需要,组织研究建立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机制。

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建立健全诚信备案机制,凡发现违背诚信承诺或提供虚假信息、材料等失信行为的单位或个人,按

苏州市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北京技术人才引进条件

(一)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在国内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一、申请单位的要求是北京市认可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有些企业有区县认可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第二、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海南人才引进条件

海南省人才引进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才,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可选择在本省任一城镇申请落户:

(一)按本省有关规定认定的高层次人才;

(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

(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

北京人才引进,需要哪些条件

人才引进落户北京条件如下:

1、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国民教育同等学历的人员及留学回国人员、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可以落户;

2、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迁入本市落户、最近连续三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本市规定标准的,或者连续3年聘用本市员工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可以落户;

3、专业人才落户和技能人才落户;

4、依法注册登记并正常经营的市场主体,其法定代表人、员工和个体经营者可迁入本市落户;

5、本市户籍人员,均可申请其直系亲属投靠落户。

上海人才引进申办户口的流程是什么

单位审核时须携带单位介绍信、经办人身份证、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附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单位为分公司的,还需提供总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人事授权书。

1、2017年上海引进人才申报审核流程,中央在沪单位、市属单位到市人才服务中心各受理点进行单位审核及现场申报;其他单位到注册所在地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进行单位审核及现场申报。

2、用人单位注册,世纪人才网上进行单位信息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首次申报时,用人单位在网上登录填报引进人才申请信息,确认后打印《上海市引进人才申请表》并盖章、签字,用人单位备齐单位和个人的相关书面材料后,到指定受理点进行现场申报。

3、未通过审核的用人单位,首次申报时应到指定受理点进行单位审核,首次申报时,已审核通过的用人单位到指定受理点进行现场申报,提交符合规定的完整的书面材料,市人才服务中心和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正式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4、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人员信息在政务网上进行公示,时间15天 公示无异议的,由受理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