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宁波落户政策

赵强 发布于:2024-11-17 编辑于:2025-05-05 00:35:30 19763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落户条件:

在我市合法稳定就业,申请落户时按规定缴纳我市社会保险,且本人或配偶在市区城镇地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在我市申领《浙江省居住证》的,可申请在合法稳定住所处落户。

在我市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满2年且在市区城镇地区租住在同一镇(街道)满2年的,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凭在我市申领的《浙江省居住证》《宁波市城镇房屋租赁备案证明》等材料,按照“一房一户”原则,可申请落户房屋所在镇(街道)设立的社区集体户。户口已在市区城镇地区的( 市内无合法稳定住所的除外),不得将户口迁入社区集体户。

宁波落户政策

宁波落户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1. 积分落户:持有积分落户的宁波人,只要符合年龄、健康、纳税等基本条件,即可根据积分设置指标,兑换相应的积分。达到一定积分即可落户。

2. 购房落户:在市区有自购产权住房的,可以落户住房所在地,同时需要符合本市落户的其他条件。

3. 投靠落户:夫妻投靠落户,父亲或母亲为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有自购住房,在本市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在本市连续居住满3年,在本市缴纳社保满1年,在本市有《浙江省居住证》,在本市有经县级以上(含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人事关系或劳动关系证明的,可以申请投靠落户。子女投靠落户,在本市连续居住3年及以上,在本市普通高中就学3年及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满1年,在本市有《浙江省居住证》,可以申请本人及其父母一并迁入本市户籍。

4. 学历落户:取得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学历(留学学历需经国家教育部认证),在本市无产权住房的,可以本人或符合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子女为本市户籍人员随迁。在本市连续居住3年及以上,在本市普通高中就学3年及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满1年,在本市有经县级以上(含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人事关系或劳动关系证明的,可以申请本人及其父母一并迁入本市户籍。

5. 技能人才落户: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年龄在45周岁以下,在本市无产权住房的,可以本人或符合本市户籍人员生育的子女为本市户籍人员随迁。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我是外地户口,想在宁波落户应该怎么办理

1、 夫妻投靠

主要条件:

(1) 双方具有法定夫妻关系;

(2) 具有合法固定住所。

需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人书面申请报告;

(2)被申请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或户口簿;

(3)结婚证;

(4)住房有效证件;

2、子女投靠父母

(1)子女未婚且无业;

(2)中心城区范围内子女年满18周岁的,函人均住房面积须达到18平方米。

需提供以下材料:

(2)被申请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或户口簿(注明与申请人之间的关系);

(3)子女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别女:20周岁)的需提供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部门或民政局出具的未婚证明;

(4)子女年满25周岁以上者需提供失业证或待业证;

(5) 住房有效证件;

3、年老投靠子女

(1)父亲年满60周岁或母亲年满55周岁,刁父母户口须一同申报;

(2) 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

(3)被申请人结婚证;

(4)房产证。

4、应届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

需提供下列材料:

(1)就业协议书

(2)就业报到证

(3)就业单位工作证明

(4)户口迁移证

(5)落户地住房证明(集体户口和投亲靠友的另需提供相关房产证明及同意落户证明)

5、已落实用人单位的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人员

(1)劳动合同

(2)劳动手册

(3)缴纳社会保险金证明

(4)户籍证明

(5)房产证(已婚人员本人须有合法固定住所;未婚人员落户单位集体户口和投亲靠友的另需提供相关房产证明及房产所有人同意落户证明)

(6)毕业证书

(7)学历教育情况证明材料

6、收养子女户口

(2)申请人收养经过书面说明;

(3)收养证;

(4)结婚证;

(5)父母双方身份证;

(6)已落实户口的,出还需提供户籍证明或户口簿。

上述户口一般均需核查,切审核时间不超过50天。公安机关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核查结果告知申报人。

怎么才能在宁波落户

1. 落户宁波的条件相对较为宽松。

2. 原因是宁波市政府为吸引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使得落户宁波的门槛较低。

3. 是,想要在宁波落户,首先需要满足宁波市政府规定的相关条件,如有稳定的工作或创业意向、有合法稳定的住所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户口本、工作证明等,按照宁波市政府的要求进行申请和办理手续。

在此过程中,可以咨询当地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