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天津有单位的怎么落户

方红春 发布于:2025-02-12 编辑于:2025-05-05 00:30:17 14470

天津有单位的怎么落户

需要上传单位集体户首页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或其他要件。

在单位集体户落户的,上传单位集体户首页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在北方人才集体户或区人才集体户落户的,无需上传相关落户材料。需要上传的材料还有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事业单位聘用的工作人员)或用工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副本复印件或用工单位合法存在的佐证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劳务派遣机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劳务派遣机构公章)、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加盖劳务派遣机构公章)、劳动合同复印件(加盖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机构公章)、劳务派遣协议复印件(加盖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机构公章)(劳务派遣人员)。

如何在天津落户

在天津落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人才引进:对于高学历或专业技能的人才,可以通过人才引进方式在天津落户。具体要求可以参考天津当地政策。

2. 稳定就业:在天津有合法稳定的工作,并且满足一定年限,可以申请落户。具体要求可能因行业和岗位而异。

3. 购房落户:购买指定区域的房产,可以申请落户。具体要求和区域可能因政策而异。

4. 积分落户:通过积分制度,达到一定积分后可以申请落户。具体积分项目和分值可能因政策而异。

总之,天津的落户政策因地区和行业发展情况而异,建议具体了解当地政策和要求,并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积极申请。如有需要,可以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机构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落户天津需要什么条件

落户天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具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在天津市内拥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自有住房、租赁住房、单位住房等。

2. 具有稳定的职业:在天津市内有稳定的工作或经商经营,或者在天津市内有稳定的学习、落户天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2. 具有稳定的职业:在天津市内有稳定的工作或经商经营,或者在天津市内有稳定的学习、培训、科研等活动。

3. 具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维持自身和家庭的基本生活。

4. 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没有违法犯罪记录,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5. 具有符合规定的人口条件:根据天津市户籍管理规定,符合落户条件的人口数量不超过当地规定的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户籍政策和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落户条件还需根据当地政策和规定进行核实。

怎么落户天津户口,你需要注意的内容

天津落户目前比较方便的就是人才引进。在30个工作日左右下准迁,要求比较严格是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毕业。第二个就是积分落户,要求在天津地区居住积分达到146分以上才可申报,需要向你居住地区的人才中心申报,

天津落户详细流程

1、在线申报:申请人登录“天津公安”手机APP或“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在引进人才落户系统中,按提示要求填写并提交个人申报相关信息。

2、提交材料:申请人收到申请通过的确认短信,则可按照提交申报材料的相关要求,到拟落户区行政许可中心引进人才落户窗口,提交落户所需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未及时收到确认短信的,也可直接到相关窗口提交所需材料。

3、直接受理:窗口经办人员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核,人证一致且材料齐全的,当场打印或现场填写“引进人才落户递交材料登记表”,留存材料复印件并退还原件。材料递交后,申请人无需在现场等候。

4、发放函证:人社、教育、公安等部门对所接收的落户申请材料进行联合审核。审核结果以短信形式通知申请人。审核通过的,申请人在系统的业务办理进度查询中,确认《准予迁入证明》的获取方式。选择自取的,申请人到窗口自行提取准迁证;选择邮寄的,邮政EMS以到付方式将准迁证送达本人。

5、办理落户:申请人持《准予迁入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办理户口迁出手续,然后到拟落户区公安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或派出所办理相关落户手续。

天津怎样才能落户

1、具有合法稳定的居住、工作、学习等实际固定生活依据;

2、持有有效身份证件;

3、符合国家和天津市有关规定,无不良记录;

4、在天津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1年以上。同时,可通过购房、创业、就业等方式提高落户成功率。

外地国企人员怎么落户天津

在天津买房就可以落户到天津了。

外地人如何落户天津

在中国,外地人想要落户天津,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情况下,外地人想要落户天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持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

拥有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在天津定居;

拥有稳定的住所;

参加天津的社会保险;

依法纳税。

如果您符合以上条件,您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申请户口迁移,并提交相关材料。审核通过后,您将获得天津的居住许可,并可以在当地定居。

需要注意的是,落户天津的具体政策和要求可能因地区而异,因此,建议您在办理相关事宜前,先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最新的政策和要求。

天津有单位的怎么落户

退休后随子女落户深圳有哪些好处

退休后随子女落户深圳的好处是:

1.在子女身边,互相有个照应,特别是父母年纪大了,孩子会担心,落户在子女所在地,可以免除子女的牵挂,以便子女安心工作。

2.深圳的医保比较高,年纪大了,身体容易出状况,医保高的地方对健康有个保障。

重庆落户条件

一、条件:

(一)户口从本市其他区县迁入的,经拟入户所在地派出所审查符合迁移条件的直接实行网上迁移,不需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

(二)户口从重庆市外迁入的,凭原迁出地公安机关签发的《迁移证》、本人《居民户口薄》和《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入。

(三)2020落户重庆条件放宽限制

务工经商落户

遵循“放开放宽”原则,按照重庆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设置差别化落户条件。

1、放宽在主城都市区的主城区务工经商类落户条件,将务工及社保年限由最高5年统一放宽到3年、投资创业年限由2年放宽到1年;

2、取消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投资创业落户1年以上的年限限制,不再作年限要求;

3、取消“一区两群”各区域内跨区(县)务工经商落户年限限制,实现户口通迁。

人才落户

拓宽范围,在原引进的专家、学者、留学回国人员以及在本市就业的专科或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基础上,将在重庆市就业的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人员一并纳入人才落户类,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均可申请落户。

学生落户

取消本市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时间限制,保障农村升学学生到城镇落户应落尽落,将原申请落户只能在入学当学期办理,宽延至在校就学期间均可申请办理。

国有企业职工落户

“新办法”明确将国有企业职工落户纳入,对其迁移登记统一进行了规范。

二、办理流程

凡符合政策规定,证明材料齐全的下列户口迁入事项,由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当场办理:

1、持《迁移证》的户口迁入;

2、公民回国(入境)定居恢复户口;

3、公民复员、退伍、转业、离退休军人回原籍落户;

4、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回原籍落户;

5、大学中专学生毕业和退学、开除、毕业回原籍入城镇居民户;

6、主城区内夫妻投靠、父母与子女相互投靠(涉及十四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随父随母迁移的除外)及因购买商品房、单位分房迁移入城镇居民户。

下列户口迁入事项,由分局审批:

1、因收养申请子女从市外迁移入户和无收养证申请收养子女入户登记;

2、被注销户口后申请恢复;

3、补登、补录及年满16周岁无户口人员落户;

4、现役军人家属随军由市外迁移入户;

5、因征用农村土地户口“农转非”;

6、已下达《建设用地预办通知》或《土地征收批复》的征地开发地区的入户、分户;

7、重庆市外迁入的;

8、主城区外迁入主城区入户的(本市户籍“三投靠”及购房入城镇居民户的除外);

9、原市外户籍的复员、退伍、转业、离退休军人来渝安置落户;

10、原市外户籍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来渝落户;

11、监外执行罪犯户口迁移;

12、分局、区县(自治县)局认为需要由其审批的其它户口事项。

派出所审批的户口事项:

除上述两条外的其他户口迁入事项由派出所审批。

长沙落户政策

45周岁(含)以下,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落户长沙并缴纳社保或个税后,可在限购区域内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博士、硕士学历及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不限年龄。

同时,对湖南省内市州高层次人才,按程序认定后,享受长沙户籍同等购房待遇。

2020年,湖南出台《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放宽人才落户限制,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在长沙就业人员可即时申报落户。”同时,长沙出台《关于贯彻和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其中明确,经认定45周岁(含)以下、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博士、硕士不限年龄)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可凭毕业证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直接落户。

南京如何户口落户

户口迁入南京流程:

1.向南京公安机关提交申请。

3.领取准迁证。(请注意在准迁证有效期内办理)

4.回原籍所在地迁出。

5.在南京拟落户地公安机关办理迁入手续。

按照以下方式确定落户地点:

①如果本人在宁有产权住房,应当在产权住房处登记户口;如本人无住房,但直系亲属有产权住房,可在直系亲属产权住房处登记户口。

②不具备条件a的申请人,可以在政府提供给本市中低收入家庭的租赁性住宅用与单位办理公有房屋租赁的住宅用房、本地房产管理部门发放公有房屋租赁证住宅用房处登记户口。

③条件a、b都不具备的申请人,如本人所在单位设有集体户的,可在单位集体户或设在各级人才服务中心的集体户登记户口。

④条件a、b、c均不具备的申请人,应按居住证系统记载的居住地址所在社区户登记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