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首页 > 政策 > 正文

广州户口到花都买房能落户吗

张丽 发布于:2025-01-02 编辑于:2025-05-05 03:19:13 33428

广州户口到花都买房能落户吗

可以的,花都区也属于广州市 不过是花都户口。

拿着房产证、身份证、户口本(集体户口本首页复印件加盖公章、还有本人那页)直接到房产所属地派出所办理就可以了。

很方便,当天就可以搞定。

是不是可以在增城买房落户,然后落户广州

亲,就算在增城买房,也不能立即入户的,要积分。

另外,增城属于广州,增城户口即是广州户口。
广州户口到花都买房能落户吗

杭州人才落户网上办理流程

1. 操作步骤为:确认个人档案所属地——申请调档函——拿到调档函申请档案迁移——待档案到杭州后申请《同意落户证明》。

2. 拿到《同意落户证明》之后,带上所有申请材料原件前往拟落户地受理机构,提交落户申请。

3. 受理机构根据材料审批,同意后开具准予迁入证明。根据原户籍所在地不同,又分为以下两种步骤:

(1) 原户籍在省内:审核通过后,前往落户地受理机构领取户籍、办理身份证即可;

(2 )原户籍在省外:审核通过后,前往受理机构窗口领取《准迁证》,申请人再回原户籍所在机构用《准迁证》换取《迁移证》,再持《迁移证》与身份证去拟落户地所辖受理机构办理户籍与身份证。

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北京需要什么条件

办理留学生北京落户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在国内高校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人员,在国外学成后回国工作的;或者出国前已经办理了辞职、离职等解除公职手续的留学回国人员;

2.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含硕士);

3.出国留学一年以上(具体参照护照出入境时间,累计境外停留时间要满360天);

4.学业结束回国两年内就业并提出申请。具体时间参照学业、进修、境外工作结束时间、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上的学业结束时间以及护照出入境记录。学习结束后在国、境外工作者还另需提供国、境外工作证明(包括合同、工资单、税单或者机构负责人签字的工作证明等);

5.在京用人单位已经依法与留学回国人员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签订一年期以上(含一年)的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留学回国人员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缴纳社会保险费。

6.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A数字安全证书申请表(就业落户)》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数字证书用户协议书》原件(单位法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和在北京市区(县)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单位需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苏州落户方式

1.购房落户

苏州市区(除吴江)已经在2020年元旦取消购房落户,过渡期结束。

2021苏州购房落户过渡期:

张家港市:购买成套商品住房75平以上,并于2021年6月30日前依法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且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落户!有效期至2024年6月30日。

昆山市:购买成套商品住房80平以上在2021年6月30日前取得房产证,符合条件,仍然可以通过购房落户,落户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30日。反馈意见中明确在过渡期内保持原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落户政策不变,同时增加积分落户渠道。

太仓市:具体分为三类,住房70平以上、住房80平以上以及投资100万以上,对应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30日、2024年6月30日、2021年6月3日。

常熟市:购买成套商品住房,并于2021年6月30日前依法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并符合三类情况可申请,申请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30日。

吴江区:购买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并于2021年6月30日前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30日。

2.人才落户

可以通过学历、社保落户。

流程快、条件低。

本科可以直接落户;

大专可以通过社保落户;

技能人才根据相应条件落户。

3.积分落户(租房落户)

申请积分管理,同时可以申请积分落户。

积分落户常年可以申请,一年出一次落户名单。

根据积分分值排名确定落户人数。

落户青岛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最新通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依次在合法产权房屋、近亲属家庭户、单位集体户、人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申请落户:

- 持山东惠才卡、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人员或者全国其他市(地)级及以上人才。

- 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以及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

-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或者技术技能等级的技术技能人员。

- 组织人事主管部门批准调入(含录聘用)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和职工。

在青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本人可以落入学校集体户;其他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及国(境)外同等学历层次在校学生,本人可以落入各区(市)人才集体户。

具体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可能因政策、时间等因素有所变化,建议你咨询当地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

来源:青岛日报